近日,“梅花”台风来势汹汹,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全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筑牢“红色堤坝”,让党旗在防汛防台风一线高高飘扬。
一线筑堡垒,危难时刻靠得住
莱山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全力做好抗汛抢险、人员避险、汛情防控、隐患排查工作,及时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巡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先后参与排查和处置堤防、水库险情和紧急转移安置群众等工作。
机关党组织投身一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局党组全体党员及90余名工作人员连续48小时彻夜值守,将管辖道路划分为8个大网格12个小网格,全部人员彻夜坚守积水点位,排除积水,保障交通顺畅。此次防汛工作,共出动应急抢险人员500余人次、各类巡查车辆100余辆、小型水泵、大型排水设施等40余台、路锥及各类警示牌150余个、防汛沙袋400余个,解决树木断枝等应急突发问题40余处。
街区党组织挺立一线,莱山街道党工委以“迅”治“汛”,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安排部署防汛防台风工作,副科级领导带队,24小时值守,分成13个小组,检查辖区重点区域,并到群众家中查看房屋安全情况,协助各村党员突击队转移群众,确保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解决。滨海路街道各党组织在风雨来临前提早进入战斗状态,成立了3支党员应急机动队,确保突发险情时能立即到岗到位;40名包村包社区干部下沉一线,全面排查基础设施、低洼地带、危房、地下停车场等重点部位,排查出的13处风险点位安排了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值守,确保台风来临之际守土尽责;发动24名党员干部一对一入网入格,确保48艘在册渔船均已落实避风措施,全力打好这场防台风“主动仗”。
党员当先锋,关键时刻顶得上
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驻汛情前线现场办公,发挥“主心骨”和“顶梁柱”作用,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确保安全度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强化防范措施,落实应急准备,以自身的模范行动为党员作示范、树标杆。广大党员自觉将防汛救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积极认领党员责任岗,分工把守责任堤段,24小时不间断开展上堤巡查、消除隐患、抢险奋战,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解甲庄街道冶头三支部书记杨义在“梅花”来临当天,整夜坚守在最危险的堤坝上。持续的强降水将河道两岸的枯树枝、杂草及零散垃圾都冲刷到河道内,造成了河道堵塞,水流不畅,严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当夜12点,杨义书记不顾个人安全,只身踏进半米多高的湍流急水中,经过杨书记和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村内河道内的漂浮物、障碍物得到了清理,确保了河道畅通。莱山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员王昱焜同志在此次应对台风“梅花”过程中,积极应对、严阵以待,以最大努力、最快速度做好防汛防台风准备,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至牧场企业、沿海街道办事处和船舶一级包保责任人,在台风来临前,所有船舶靠港,人上岸,当天夜晚全程值守,积极对接各项应急工作,确保群众平安度汛。
党群齐联手,做实防汛后续篇
为切实做好台风汛情恢复工作,莱山区各级党员干部联合环卫保洁员、社会治安员、热心村民群众等组建志愿队,开展辖区内民生保障恢复工作。有序组织清淤排水,统筹辖区内的机械力量和人员力量,加快村居清淤、道路清淤和农田排水等工作进程;有序组织抢修基础设施,对破损严重的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加快修复,对台风吹倒的树木、路灯等进行扶正、修理,减少损失,尽快让广大居民工作、生活恢复正常;有序复盘总结,梳理村居防汛排涝工作存在的不足,对易积水、排涝难、易损坏区域进行“重点记录”,为今后防汛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