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索引号: 11370613004225709U/2022-05336 成文日期: 2022-11-16
发布机构: 莱山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十四五”莱山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
发布日期: 2022- 11- 16 09: 10 访问次数: 字号:[ ]

为促进“十四五”期间我区海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海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中的“海洋经济”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海洋形成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规划区域范围为莱山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沿海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陆域及管辖海域。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海陆统筹、海陆联动,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要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空间、科技和产业优势,坚持开放、创新、蓝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统一、保护、统筹和立体开发的原则,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统筹发展海陆,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统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膨胀海洋支柱产业规模,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莱山区蓝色经济区的支柱。

(二)基本原则

1、陆海统筹原则。发挥海洋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临海产业,与陆域经济在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推动从陆地到海洋、近海到远海、浅海到深海的新跨越,推动陆海资源互补、布局联动规划、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治理,在陆海联动、整体开发中实现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

2、结构优化原则。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海洋高技术产业,加快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调整优化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产业的内部结构,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延伸产业链条。

3、科技兴海原则。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积极引进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适用技术。加快海洋科技、管理、经营等人才培养与引进,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和进步,提升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

4、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加快海洋污染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海洋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海洋经济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到2025年,将莱山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物流基地、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最终把莱山区建成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合理、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生态文明、经济实力强大、竞争能力突出的海洋经济强区。

2、具体目标:

①海洋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全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超过380亿元,年均增长15%,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0%左右。

②海洋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到2025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基本达到5:46:49,依托园区建设的优质产业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聚集区。

③海洋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重点以东方海洋保税库冷链物流基地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疏港交通设施为支撑、通达国内外的现代化海上交通运输体系和集仓储保税、现代物流于一体的临港物流体系。

④海洋科技实力明显提升。海洋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地方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技术装备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到2025年,新增国家和省级涉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

⑤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海岸带、入海河流得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支撑能力得到恢复和增强。到2025年,全区海洋与渔业保护区面积达到581.33公顷以上,重要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综合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重点产业和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海洋经济重点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在全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一)提升优化传统优势产业

1、现代海洋渔业。以实施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战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发展生态优质高效渔业的要求,调整优化渔业结构,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做强水产品加工产业,打造全国海珍品增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力争到2025年,渔业总产值(一、二、三)达到 41亿元,年均递增9%;其中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 19亿元,年均递增10%;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23万吨。水产品加工业:以海珍品和大宗产品的深度利用为重点,加快研发高附加值的精深水产加工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建设国际性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二)做大做强骨干支柱产业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25年,海洋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75亿元。海洋工程装备业,以杰瑞海洋石油和台海玛努尔、东润仪表检测系统、顿汉布什冷冻机、金正环保海水淡化等项目为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系泊系统、自动调压载系统等优势产品。加快固井、压裂、液压、LWD随钻技术及装备等海洋油田专业设备研发,开发海水检测系统、多功能现场检测节点传感器等新型海洋监测设备。  

 (三)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3、海洋文化旅游业。以把莱山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务休闲胜地、黄渤海旅游协作区中心城市、国际海洋休闲度假基地和国家海洋文化名城为目标,塑造海上旅游新干线,推动海洋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实现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游转变。 1、发展海上休闲度假游。以耕海一号和清泉海洋牧场平台为依托,规划、建设和完善邮轮游艇码头等海上旅游设施,开辟区域性邮轮线路,引导海上游船升级换代。积极发展海上看烟台、海岛度假等旅游项目。2、开发海洋文化、体育旅游。发掘、发挥我区海上运动设施比较完备的优势,加快建设综合性海洋体育中心和海上运动产业基地。3、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旅游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游客提供安全快捷的旅游交通服务。建设一批度假酒店集群,提高住宿设施的接待水平。加快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娱乐功能。

(四)培植发展五大海洋战略新兴产业

4、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育种、海洋药物和保健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领域,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和有影响力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种质库。 和中试基地,引进和开发一批名优海水养殖新品种。1、海洋药物和保健品。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深海生物组织提取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发展超临界、膜分离和纳米技术在海洋医药方面的应用,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加强保健型、功能性海洋食品、保健品和生态化妆品开发,重点推进海洋胶原蛋白、活性蛋白、海藻胶囊、海参肽等产品的开发与生产。2、开发海洋生物新材料。应用细胞工程等技术,开发无毒副、可降解的新型防护材料、医用生物材料、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等。研究海藻纤维、甲壳质纤维等与传统纺织材料的嫁接和改造,开发特殊功能纺织材料。提取海洋生物特有酶,制造食用、药用、化工用特效酶制品。

5、海洋新兴服务业。加强海洋预报、防灾减灾、救助打捞、渔业安全通信救助体系建设,推进海洋产业信息化进程,实施“数字海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由海洋档案、海洋法规、海洋统计等组成的海洋信息发布平台。开展海洋工程咨询、资源环境评价、技术设计研发、海洋气象、海洋金融等服务,为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加快在海事保险、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公共设施管理、海洋教育、海洋新闻出版和海洋文物保护等领域实现突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海洋经济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区级重点项目库,优先申报中央和省政策性投资等。积极争取我区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海域使用金项目支持范围。研究出台地方支持涉海企业利用保税区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意见。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投入,整合各类资金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按照“取之于海、用之于海”的原则,将依法征收的海域使用金和资源保护费重点用于重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探索发展海洋保险业,引入政策性保险机制,推动保险覆盖海洋弱势产业。发挥金融杠杆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制定涉海企业贷款优惠政策,促进信贷资金向海洋产业倾斜,在信贷增量中保持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涉海项目,推动形成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海域使用权流转,用好区域建设用海政策。

(二)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1、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驻烟科研机构和高校及包括“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13个国家级、16个省级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势,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的战略合作,主动承接青岛海洋科技辐射,围绕海洋经济重点领域,开展科技研究和攻关,努力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着力突破海水养殖优良种质培育技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等海洋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

2、加快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以现有的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祥龙药业集团、布鲁拜尔等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研发新型海洋高新技术产品,逐步膨胀海洋高新技术企业规模。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以技术入股形式进入企业,通过校企联合承接省级以上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共建产业基地。提升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

3、实施海洋创新型平台建设。开展海洋循环经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海洋新兴产业链等创新型园区试点,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园区。依托驻烟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创建一批海洋生物、海洋食品加工、海洋工程制造等领域的国家级、省级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4、推进海洋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编制海洋经济和高端人才需求目录,提高人才智力引进的针对性。依托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强化激励政策,大力引进优秀的高层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实施高端人才引进。积极争取国家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科技项目落户,打造人才集聚的高端平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优化教育布局、调整完善学科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在党政机关培养一批高素质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在海洋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中培养一批海洋专家型人才,依托杰瑞集团、台海玛努尔海洋工程等骨干企业,建立海洋人才实训基地,培养一批海洋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1、积极引进海洋经济大项目。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整合现有旅游、海洋生物等海洋优势资源,以“三个引进”为主攻方向,规划一批重大涉海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有针对性开展专业招商。 

2、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引导帮助东方海洋、杰瑞等龙头企业在境外建立养殖、捕捞和研发基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发海洋资源,并购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扩大水产品加工出口,打造我市水产品境外供应体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3、加强国内外海洋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强与日韩的互补合作关系,落实中韩点对点整车物流试点,整合提升一批日韩产业园区。在扩大和深化与日韩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国内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寻求与周边沿海地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互动合作,在借势借力中实现共赢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项目、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和区域规模膨胀,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五)科学利用海洋资源

深入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海岛海湾,加快推进集中集约用海建设。

1、搞好海洋规划。进一步修编完善《莱山区海洋功能区划》和《莱山区海域使用规划》,科学设定海域功能,有序开发资源,保障滨海旅游、现代渔业、海洋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用海。加大海岸和海湾统筹开发力度,重点搞好海湾综合开发规划,科学确定海湾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

2、 强化用海服务意识。开展海域管理创新示范,畅通重大项目用海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用海规划审批、项目推进落实全过程一体化服务。

(六)加强海洋生态环保

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1、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十四五”期间,重点抓好国家级和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增强保护区管护能力,有效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实施近海生物资源修复工程。保护修复渔业资源,开展鱼、虾、贝、藻类的放流、底播增殖和资源养护,建设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四十里湾建设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以人工鱼礁群和大型海藻床建设为依托,强化海洋牧场示范工程和海底森林建设,努力保护和恢复近海生物资源。

4、强化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全区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对入海排污口、海洋功能区和涉海工程项目等进行全面监测。加强海洋灾害防治,建立健全风暴潮、赤潮、海冰、溢油等海洋灾害应急机制。

5、加强海洋宣传与执法。开展“珍爱海洋”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世界海洋日、环境日等纪念活动及海洋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营造珍爱海洋的浓厚氛围。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查处违法用海、非法采砂等破坏海洋资源和环境的行为,有效保护海洋资源。

(七)科学谋划海洋渔业安全

(1)科学谋划海洋渔业领域安全工作。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健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建立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科学谋划海上作业安全工作。推动海上北斗监测系统运营维护、人才培养、岸基平台建设、数据信息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打造信息化、标准化、安全化、高质量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格局。

(3)科学谋划海洋安全信息化工作。提出:结合海洋油气开发、海洋渔业、港口航运及海洋防灾减灾等需要,加快构建海洋大数据平台,开发海洋渔业信息与安全生产服务等海洋信息服务产品。

(八)健全规划实施体系

1、出台规划实施意见。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出台规范的海洋经济规划实施意见和具体的行动计划,特别是针对重点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以及事关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事项应制定严格的行动进度表,并由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对规划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

2、实施监督与考评。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重大海洋工程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海洋主管部门的绩效管理内容,并建立科学的监督与绩效评价体系,对各类海洋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成效进行阶段性评估与回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各类行动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积极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最终实现全区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目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