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专题>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
索引号: 113706130042791846/2022-00795 成文日期: 2022-01-26
发布机构: 莱山区政府办 组配分类: 报告全文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2- 01- 26 09: 04 信息来源: 莱山区政府办 访问次数: 字号:[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月25日在烟台市莱山区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蒋海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区六届政府工作圆满收官,“十四五”开局全面起势

过去五年,是莱山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烟台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莱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瞄准“全市一流”目标定位,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拓进取,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五年来,我们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7亿元,年均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2亿元,年均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1%;实际使用外资总量10.6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市领先。新增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21家,总数达到69家;新增纳税过千万元企业23家,达到77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达到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到72.2%。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8万元,常住人口较第六次普查净增10.4万、是全市人口流入最多的区市,莱山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转型突破、创新竞进,产业能级加速跃升。大力扶持骨干企业,主导产业聚变发展。强化骨干企业包保服务,兑现各级奖补资金20.2亿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杰瑞集团、恒辉节能、意大利爱尔泰等企业五年产值实现翻番,中宠股份、金正环保翻了两番。培育东方威思顿、持久钟表等“独角兽”“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0家。金正环保、杰瑞环保、源鑫洁环保等一批企业迅速成长,形成“治水、治土、治气”节能环保全领域发展格局。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两大主导产业产值规模超过260亿元。双招双引纵深推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累计引进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三类500强”项目33个,过10亿元项目56个。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384个,完成投资597亿元,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好局面。创建莱山基金中心,引进丝路股权投资基金等17家基金机构,基金总认缴规模达到217.7亿元。实施莱山“英才计划”,累计投入3500万元,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领军型人才650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37个等高层次人才100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兴业态发展迅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杰瑞集团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杰瑞、东方威思顿荣登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94家。超前布局工业设计、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扶持崛起了工业设计领域的橙色云、数字经济领域的捷瑞数字、直播电商领域的拓森服装等一批新业态企业,橙色云工业设计平台获评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四新”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8%。

五年来,我们城乡统筹、建管并重,城市功能持续完善。旧改改旧加力提速。坚持政府主导抓旧改,实施中心城区25个村居改造,完成整村征迁19个,1.1万名群众乔迁新居。坚持问需于民抓改旧,累计投入6.1亿元,完成54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消防设施等改造,提升休闲健身、健康养老、智慧社区等功能,嵌入农贸市场、社区食堂等便民业态,中心城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24.5亿元新建道路50条、打通“断头路”26条,不断完善城区“八横六纵”主干路网。实施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修建农村公路70公里。高标准建设海绵城市13.6平方公里、改造雨污管网74.2公里。新增供暖面积430万平方米,完成天然气入户改造9700户,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安全。城市环境提档升级。扎实推进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烟台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作出积极贡献。新增绿化95.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率达到45.2%。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铁腕治理违法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区实现全覆盖。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市交办的104件事项全部办结,举一反三巩固生态环保成果,全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水域水质稳定达标。

五年来,我们倾力而为、久久为功,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始终保持全市一流标准兑现各项惠民政策,累计投入137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比由69.3%提升到81.1%。新增就业6.68万人。建成10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顺利完成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投入1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5所,新增学位1.2万个,新招聘高层次教师638人,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文登整骨烟台医院、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全面运营,毓璜顶肿瘤医院主体完工,医疗服务水平实现新跨越。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投入6.7亿元统筹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水改厕、农村通户道路硬化等工程,新增农村供水主管网71.3公里,改水改厕率、农村通户道路硬化率均达到100%;投入2亿元打造市级齐鲁样板示范区和美丽示范片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113个村居有了集体产业项目,省级现代果业研究院、瀑拉谷等特色示范产业带动3000户农民年均增收2.1万元,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突如其来的本土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挂图作战,用行动宣示决心;党员干部彻夜坚守,用担当践行使命;医务人员逆行而上,用生命守护生命;公安干警闻令而动,用奉献书写忠诚;爱心企业捐款捐物,用倾情彰显大爱;全区人民守望相助,诠释了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各条战线凝聚起全民抗疫的磅礴力量,火速启用隔离房间1184间,高效完成32万人两轮核酸检测,5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全区上下攻坚奋战1个月,迅速熨平疫情冲击。这里,向防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教职员工、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向参与关心支持疫情防控的各界人士,向默默付出的广大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我们不断完善“1+20+10+N”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日复盘”工作制度,从严从细执行各项防控措施,让全民防疫成为行动自觉,让永不服输成为莱山本色。时间丢了抢回来,指标降了争回来,从“启动键”到“快进键”,再到全年冲关冲刺,我们一鼓作气、越战越勇,重回主赛道,跑出加速度,取得了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双胜利”。经济发展逆势上扬。坚持精准精细抓经济运行,将GDP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具体行业、产业、企业、项目,强优势、补短板,2021年GDP同比增长9%,居全市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税收占比达到84.5%,均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居全市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项目推进成果丰硕。围绕优势产业绘制招商地图,精准招引三类“500强”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积极对接百度“智能云”平台、“互联网+”医院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在央企国企引进上实现大突破,烟台市建筑业企业总部进驻正大隆泰大厦,已落户“中字头”建筑企业5家;依托台海集团、烟台核电研发中心等业内龙头,推动核电产业跨越升级,中国核电山东总部完成注册,中国核电北方总部、国家电投核能总部等“核电系”企业积极跟进;金正环保引入山东能源集团战略注资。33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爱尔泰生产研发基地、顿汉布什智能化压缩机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26万平方米的全市最大商业单体华润万象汇开业运营。深化产学研合作,成功举办2021首届驻烟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等活动,本地院校合作项目超过65个。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抢抓烟台3060创新区建设机遇,以“生态、低碳、循环、智能”为导向加快建设新型园区。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园,投资3亿元新建7条道路;引进总投资112亿元的产业项目11个,金正环保一期、中宠二期竣工投产。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已布局中核恒辉装备制造、核电检验检测中心等产业项目20个,着力打造核电装备专业园。烟台总部经济园,主要将烟台总部经济基地与高铁枢纽统筹实施、一体打造,正大芯智汇等项目开工建设,民建科技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城市新经济活力迸发。工业设计、大数据、直播电商等数字经济产业成绩斐然,橙色云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成为全省3家首批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企业之一;捷瑞数字“伏锂码”云平台入选省工业大数据平台,捷瑞数字产业园获评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杰瑞“面向海洋油气装备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工厂”获评省级智能工厂,橙色云设计成果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杭淘电商直播基地、星脉跳动等新兴电商企业迅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产值达到90亿元。城市建设管理提档升级。新交付旧改安置房16万平方米,完成剩余3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施明达西路等21条道路建设,新增道路里程20公里。以创建文明城、卫生城和烟台举办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投资9000多万元更新环卫设备、配强专业队伍,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莱山清雪经验连续被央视点赞。高标准打造轸大路绿化综合提升改造样板,城市主入口形象显著改善。黄海片区获批全市唯一的省级城市品质提升试点。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完成交房即办证等事项107项。财政补贴资金7000万元,实现居民医疗保险应保尽保。组建融合型教育集团2个,成立协作型学校发展共同体7个,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面共享。高标准建成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改建黄海和滨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成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渔人码头获评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排查和全面完成餐饮业户燃气报警、切断阀装置安装等工作,为11.8万燃气用户免费更换不锈钢波纹管。完成城区清洁取暖改造1654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压实街区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查改安全隐患13万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政务环境全面提升。完善硬件设施建设,2.8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80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尽进”;“和为贵”矛盾调处中心投入使用,星海湾社区、河东社区入选首批省级智慧社区。深入开展“双帮双促”,有效破解人才招引、资金需求、政策扶持、土地规划、能耗指标等80项瓶颈制约,重点企业流动性风险化解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工作,54件人大代表建议、95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圆满完成“七一”“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社会治安、食药安全、外事侨务、史志、双拥、民族宗教、退役军人保障和民兵预备役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全区上下满怀激情与梦想,倾情付出、砥砺前行,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凝聚了历届区政府领导班子和全区干部群众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积极参与莱山建设、支持莱山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发展和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产业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大项目、好项目落地难、落地慢;城市建设管理不够精细,部分村居旧改缓慢,环境综合整治还需加强;民生服务还有短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乡村发展等工作与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差距;一些干部职工在担当担责、实干作风、创新举措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锚定蓝图笃行实干,奋力开创未来五年发展新局面

刚刚胜利闭幕的区第七次党代会,擘画了全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美丽富裕”的发展定位,吹响了建设现代化新莱山的嘹亮号角。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激情满怀;实现梦想,更需脚踏实地、倾情倾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市委、市政府和莱山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体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我们将强化执行力、全面抓落实,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生态品质彰显新魅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今后五年全区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始终锚定“落实突破、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紧紧围绕省委“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聚焦市委“1+233”“12335”工作部署,凝心聚力、扎实苦干,赓续奋斗、勇毅前行,努力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美丽富裕的现代化新莱山。

——锚定打造务实开放的现代化新莱山赓续奋斗、勇毅前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牢“企业兴则莱山兴,项目强则莱山强”的理念,让高质量发展成为莱山最亮的底色。未来五年,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市前列,力争2026年GDP突破6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5亿元,综合实力在全省前移8-10个位次。坚持产业兴区不动摇。积极落实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深化产业赋能,做好“优”“扩”“提”三篇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优存量上狠下功夫。突出“六个优化”,推动主导产业大规模“上云、赋智、用数”,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杰瑞石油、台海核电、恒辉节能等为主体,全方位对接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等标杆龙头,推动核电产业产值向百亿元迈进,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山东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信息技术产业以东方威思顿、橙色云、捷瑞数字等为带动,实施数字赋能行动,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围绕“水、土、气”全链条,进一步筑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百亿级环保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在扩增量上狠下功夫。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集中培育核电总部、建筑业总部和研发设计、现代金融、中介服务等特色楼宇10栋以上,税收过千万元楼宇20栋、过亿元5栋。在提质量上狠下功夫。提升发展文旅、康养、商贸等现代服务产业,着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流量经济,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深入实施科教赋能,全方位推动“校地企”共建协同创新体系,招引、集聚、建设更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和应用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培育一批极具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精准服务引才留才,高标准打造双创基地、人才公寓等创业载体,积极提供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金融赋能等全方位服务,新增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努力创建人才友好型城市。用好用活“英才计划”,大力吸引驻区高校优秀学子创业在莱山、扎根在莱山、成就在莱山,不断强化智力保障。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倾尽所能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担当、为企业站台。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围绕烟台“陆港”功能定位,坚持“一园一业一平台”的思路,着力构建“五好园区”,莱山经济开发区跻身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30强。高铁新区,强力招引高端商务、研发服务、教育培训等功能新业态,加快建设城市“新枢纽、新客厅、新门户”。烟台总部经济园,集聚发展企业总部、研发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优质项目,着力打造高端引领、生态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经济新高地。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通过低效片区“腾笼换鸟”、老旧厂房更新改造、产业升级集约资源,推动园区向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迈进,打造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园,重点承接北部园区智能装备产业转移,全力打造绿色环保专业园区。多措并举抓招引,推行“六个一”招引机制,引入更多好企业、大项目,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精准破解土地、能耗等瓶颈制约,以项目建设引领发展、支撑发展、保障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梯次培育“单项冠军”“独角兽”“专精特新”等企业30家以上,力争新增上市企业6家。

——锚定打造品质活力的现代化新莱山赓续奋斗、勇毅前行。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打造更具品质、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的“典范莱山”。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布局。优化北部,实施轸大路以北区域优化提升工程,加强重要区域、主要景观、地标式建筑的精细化、辨识度设计,打造都市形象展示区。提升中部,对轸大路以南、景明街以北区域,全面实行“政府主导、街道负责、村居配合、市场化运作”的旧改新机制,为产业发展释放更多新空间。统筹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供给、生态体系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拓展南部,对莱山街道南部和院格庄街道、解甲庄街道全域,深耕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教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精致农园、文创基地、高端民宿、康养综合体,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烟台前庭花园”和乡村振兴样板区。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完善。推进高铁枢纽站、城市快速路建设和荣乌高速外移,统筹实施凤凰西路、轸大路综合管廊建设,增强主城区综合枢纽能级。抓好长安路南延、凤凰西路北延、沟莱线拓宽改造等15条道路建设,推动全域主干路网串联互通。全面打通“断头路”,疏通“丁字路”,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有效畅通城市“毛细血管”。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加快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提速智慧城市建设,给城市赋予大脑,让城市更加智慧。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塑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夯实胶东文化广场主阵地作用,完善区、街、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文创、体育、演艺等动感地带,布局咖啡馆、时尚餐厅等休闲空间,提升城市的现代气息、时尚品质、活力指数。

——锚定打造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新莱山赓续奋斗、勇毅前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在生态治理上提质增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建立大气污染24小时在线监控平台,科学推进散煤清洁化治理,严格落实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管理机制,狠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优化环境上精益求精。聚焦“串山、观海、揽城”的目标,打造集居民休闲、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山海特色休闲步道环线。精细打造公园城市,合理布局一批带状公园、口袋公园、街心花园等绿色空间,与慢行交通系统交织构建城市停驻空间,打造“十五分钟运动休闲圈”。为烟台植物园、黄海游乐城、凤凰山公园等主要区域赋予文化气息,改造提升城市出入口等关键节点,带动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在促进和谐上久久为功。深入实施本质安全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有解”思维和“有理”推断,直面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想出思路“破题”、找出办法“破冰”、拿出措施“破局”。树牢底线思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防火防汛、食药安全、信访稳定等各项底线工作,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锚定打造美丽富裕的现代化新莱山赓续奋斗、勇毅前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区人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始终坚持全市一流标准兑现各项民生保障,织密扎牢多层次社会保障网,妥善解决好广大群众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广泛引进、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推进健康莱山建设;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和康养事业,抓实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全域整建制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突出特色、全面打造,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产业化支撑乡村振兴,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子山自然保护区、朱雀山旅游度假区,突出典型带动、夯实产业基础、厚植竞争优势,打造彰显特色、优势互补的乡村产业项目示范样板。以系统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全域打造、产业互通、产城融合理念,整体推动农、文、旅全链条发展。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将数字化手段运用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农村治理各领域、农民生活各方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三、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奋力实现2022年工作新跨越

2022年是贯彻落实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按照区委确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入开展“落实突破年”专项行动为主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强化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精准精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昂扬姿态,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做表率、树标杆。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5%左右。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指标任务。具体工作中,定位要更高、力度要更大,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一)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在产业培育上落实突破。膨胀壮大主导产业。组建主导产业发展专班,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狠抓大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核电研发中心、原科辐能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核电产业产值超过40亿元。重点实施总投资22亿元的金正环保二期等节能环保项目,做大做强清泉环保、欧森纳等节能企业,力争节能环保关联企业达到35家以上,产值突破50亿元。提升“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捷瑞数字“伏锂码”云平台的辐射面和服务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赋能、智慧化改造;抓好东润仪表物联网智能工厂、杰瑞数字化转型、飞马医疗智能化改造等技改项目;全面培育工业设计、数字经济、直播电商等新兴产业,力争信息技术产业营收达到115亿元。加快振华冷链物流园、新加坡丰树国际食品制造产业园、新壹盛物流园、蓝翔冷链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整合神州医药冷链、齐畅综合物流等资源,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高地。精心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以特色楼宇、企业总部为载体和纽带,吸引上下游、左右端企业集群化发展。建立楼宇培育库,完善楼宇经济发展扶持意见,提升29栋现有楼宇管理水平,加快烟台5G大数据中心、中日韩青年创业中心等5栋在建楼宇建设,全力打造培育科技孵化、电子商务、中介楼宇等八大特色楼宇。加快培育核电装备制造、核能研发、新材料等相关产业,推动中核山东区域总部实体化运行,争取国家电投核能总部尽快落户。擦亮烟台建筑业总部品牌,吸引更多头部企业注册落户,延长规划、设计、咨询等建筑业产业链条,引导飞龙集团等本土企业裂变发展、拓展业务、深化合作。引进中金财富证券等有实力、有经验的金融服务机构,建立完善的证券、企业沟通合作平台,年内新增基金认缴规模4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龙头企业从制造环节向产业链前后端服务环节拓展,逐步实现二三产业剥离。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整合优化华润万象汇、佳世客、上市里等核心商圈资源,打造商气人气浓厚的核心商业中心。支持公共服务业向普惠性和均等化发展,积极发展家门口经济,打造8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成6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智慧化改造。强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正大芯智汇、君悦国际会展中心等特色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商务办公、会展经济、滨海旅游等产业,年内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78家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5亿元以上。

(二)筑平台、强服务、聚人才,在创新发展上落实突破。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拓展与高校院所沟通渠道,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区级层面与区内高校院所全面开展战略合作,行业主管部门与专业院系定向结对合作,就地转化高水平科研成果10项以上。推动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二期建设,围绕项目合作、科研孵化、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畅通对接交流机制,打通创新要素流通渠道。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研发平台晋档升级,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个以上,国家级“小巨人”和“专精特新”等企业10家以上,引进培育孵化企业220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对培育库企业“一对一”精准辅导,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数达到270家以上。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引人才”,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20名,加大“金蓝领”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招引力度;发展总部“带人才”,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建筑业、核电等相关人才落户莱山;依托高校“留人才”,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载体链条,年内争取吸纳3000名大学生在莱山区创新创业。

(三)优环境、拓空间、抓引育,在改革开放上落实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融合政务热线、行政审批、营商环境等涉及群众办事的部门职能,形成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一次性”办结的联动工作机制。规范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管理,智慧大厅“24小时不打烊”,真正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聚焦本土龙头企业、产值下降明显企业、“四上企业”、上市及拟上市企业、“专精特新”等五类企业,深入开展包保服务,培育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建立有牵头领导、有责任单位、有作战图、有服务小组“四有”工作机制,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以莱山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引领,推动烟台总部经济园、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园提质扩容、竞相角逐,同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园区发展空间,加快启动4000亩核电装备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园区内老旧区片改造开发,新利用闲置低效用地750亩、闲置厂房6万平方米。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年内薄壁大直径耐压筒体制造等26个产业项目主体完工或投入使用,完成投资26亿元以上。持续扩大招商引资。实施“一把手”招商工程,聚焦行业头部企业、产业链条顶端要素,组织专业招商50次以上,力争64个在谈重点项目尽快落地。树立系统招商思维,围绕项目、人才、总部、外资等全方位招引,强化法人注册、融资贷款、人才落户等全要素保障,努力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形成一个链条、培育一个集群、带动一方发展。建立区内企业特色产品目录,在“双招双引”的同时抓好区内企业和产品的“双推双促”。优化全方位开放布局,深化与RCEP地方经贸合作,创新对外贸易模式,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速12%以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抓“六稳”促“六保”,深入推进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年内新增市场主体8600家,其中企业5000家;“准四上”储备库企业超过200家,新培育“四上企业”60家以上。充分发挥莱山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联盟作用,引导鼓励本土企业抱团发展,打造强强联合的产业矩阵。

(四)建机制、破瓶颈、促投资,在项目建设上落实突破。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包保机制,区级领导带头一线办公,现场解决问题;牵头单位主动上门服务,精准对接诉求。建立完善项目督查机制,责任部门每日自评、工作专班每周考评、包保领导每月点评通报,集中突破一批制约项目推进的征迁问题、土地问题、融资问题,确保总投资149亿元的中宠产业园、振华冷链物流园等22个省市重点项目一季度全部开复工。全力以赴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用足用好上级债券资金,112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50亿元,天大精馏产业园、东方威思顿智能研究院、烟台核电产品试验检测中心等45个项目主体封顶,22个项目竣工投产。

(五)重规划、克难题、强执行,在城市更新上落实突破。紧密对接《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抢抓市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调整重大机遇,高起点制定城市更新整体规划,统筹实施“留、改、拆”,因地制宜植入商业、文化、便民服务等产业形态,完善区片整体服务功能。围绕北部建成区、中部产业区、南部传统村落,鼓励区国有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运营,扎实做好城市体检、规划计划、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工作,重点推进凤凰湖等区片更新工作,着力打造一批城市更新莱山样板。用心用情破解征迁难题,加快东都、董家庄等旧改地块土地出让和安置房建设,年内新交付安置房32万平方米。按照六大宜居标准,积极创建黄海社区、万光中华城2个美好社区。配合做好山海路快速路、塔山北路、中央山体步道环线、滨海黄金旅游带等市级工程。加快长安路南延、兴科路等37条新建续建道路建设,全力攻坚光大路、凤凰西路北延等5条断头路。

(六)求精细、上品质、做样板,在城市管理提升上落实突破。对迎春大街、银海路、轸大路、清泉路等4条道路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建设2处主题特色口袋公园,系统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建设充电桩660个,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开放度,全面清理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以“零容忍”高压态势拆违治乱。搭建智慧化“一网统管”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对东风河、友谊河等主要河流实施公园化、生态化改造,确保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对大气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坚决抓好各领域污染问题防治。投资1400万元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烟台首个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区(市)和全省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区。

(七)增优势、强产业、创品牌,在乡村振兴上落实突破。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深入挖掘莱山乡村发展潜力,实施《莱山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2-2023年)》,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依托南部街道生态环境优势、特色民俗文化、绿色精致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康养、精品民宿等产业,集中抓好“知青文化”乡创艺术园、动漫主题民宿群等19个精品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以产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培养有情怀、能担当、善作为的带头人,建设懂技术、懂管理、懂农村的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创建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八)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民生保障上落实突破。高标准办好教育、医疗、养老、物业服务等领域为民服务实事,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严格落实援企稳岗各项政策,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破除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疾,确保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应保尽保。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面向全国选聘一批名师、名校长,招引高层次教师200名,金滩中学、烟大附中南校区小学部9月投入使用,全区幼儿园公办率达到60%。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加快市妇幼保健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莱山院区)建设,毓璜顶肿瘤医院5月投入使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造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个,放映农村数字电影1100场以上,开展第四届“凤凰韵”原创音乐节、“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活动800余场,打造优质城市文化品牌。

(九)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在守牢底线上落实突破。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抓好国内重点人员管控;严格集中隔离点管理,依托社区网格落实好居家健康监测措施;推动冷链专仓、医疗机构、物流快递等重点场所及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筑牢全民疫情防控屏障。强化优化应急指挥体系,“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严管厚爱”抓安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消防站和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强化“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和燃气安全、危化品、涉氨制冷等行业执法检查,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巩固企业风险、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成果,抓好重点企业纾困帮扶工作,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双下降”。完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攻坚,确保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统筹抓好安保维稳、扫黑除恶、意识形态、食药安全等各领域底线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决干。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主旋律,着力提升想干能干的觉悟、增强实干苦干的韧劲、提高干成干好的本领,坚决把上级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以内化于心的法治理念放手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激励党员干部勇于动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善于干事成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入推行政务公开,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担当作为的务实作风高效干。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增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担当,强化“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思想自觉,弘扬“事不过夜、案不积卷”的优良作风,始终对标最高抓谋划、聚焦最好抓推进、锚定最优抓落实,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极致。建立“四督四看四提升”督查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以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坦荡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加强行政问责和审计监督,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财政资金使用、项目招投标等行为。最大程度地压减一般性支出,让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坚持警钟长鸣,提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百年新征程,任重而道远。唯有踔厉奋发才能行稳致远,唯有笃行不怠方能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烟台市莱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拼搏进取,矢志不渝,努力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美丽富裕的现代化新莱山,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