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莱山政策文件库>部门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706130043145687/2022-02065 成文日期: 2022-01-14
发布机构: 莱山区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应急管理
体裁分类: 通知 有效性:
关键词: 应急物资 保障规划 机关代字: 烟莱物保
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 01- 14 10: 17 访问次数: 字号:[ ]

烟莱物保[2022]1号

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

2022年1月14日

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规划

(2021-2025年)


为建立健全烟台市莱山区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体制机制,推动应急物资保障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山东省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烟台市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烟台市莱山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应急物资,是指抢险救援保障物资、应急救援力量保障物资、受灾人员生活保障物资,以及为应对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的保障物资。

一、现状与形势

(一)应急物资保障现状

1.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初现成效。目前,烟台市莱山区应急物资保障按照“定额管理、按需储备、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分部门管理,分级承担保障经费,区、街区两级保障网络初步建成。区级相关部门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部门职能保障相应的应急物资,各街区分别建立各自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截至2020年,莱山区针对主要突发事件,共储备应急物资12.7万件,各部门按职责已建成各类物资储备库11座,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满足了全区应对各类较大突发事件的保障需要。

2.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随着组织机构改革不断深化,现有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主要表现在:应急物资储备事权不明晰,应急物资保障相关的标准和制度有待规范。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缺乏统筹,收储轮换及征用补偿机制尚不完善。

3.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不合理。当前应急物资储备品类不全、资源配置不够科学,低成本物资重复配置,高价值应急装备及关键性救灾物资储备不足、已有装备的效能未充分发挥,难以适应多灾种应急处置的需求。物资储备形式单一,过度依赖政府实物储备,社会化储备少,产能储备以及企业(商业)储备体系尚不健全。

4.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相对落后。全区范围内应急物资调配能力不均,时效性差异大。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意识不强、普及率不高、群众自救能力薄弱。各类物资储备信息零散,缺乏统筹管理,应急物资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不足,总体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相对落后。

5.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现有信息系统普遍孤岛化,未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制约了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储备能力的现代化。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莱山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关键五年,也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同样面临着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

1.新时期赋予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全新使命。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多次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要求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不断完善“区-街区-村居”三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对应急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2.严峻形势对应急物资保障提出全新挑战。莱山区地处低山丘陵区,沟壑纵横交错,海岸线较长,各类火灾、洪涝、风暴潮、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造成破坏严重。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难防治难度增大,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公共安全和维稳任务更加艰巨。为有效防范应对重大安全风险和可能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亟需推进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能力。

3.人民群众对应急保障和救助条件提出更高期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受灾群众的救助需求也发生了转变,期盼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和救助条件,对应急保障和救助物资的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健全地方储备体系,调整完善地方储备的品种、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的总体要求,提升物资储备效能,完善多元主体互为补充的储备制度。注重规划引领,强化政府主导,扩大社会参与,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科学规划、综合施策,切实提高我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现代化水平,实现应急物资“统筹规划、科学储备、高效调配、常储常新”,提升全社会面对各类灾害时的应急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底线、平急结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战略意识,坚持“平灾结合、平急结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应急物资安全保障生命线。

2.坚持统筹规划、多元储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构建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家庭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有效联动的保障机制,推动实现统筹规划、统筹布局、统筹管理和统筹调度,提升应急物资全链条保障能力。

3.坚持区域协同、整体智治。全域统筹、上下联动,实现应急物资保障全区“一盘棋”“一本账”。加强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精细智控水平,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有保障。

(三)规划目标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善全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按照“补全短板、加强体系、持续优化”的建设原则,到2025年形成“以区级储备为枢纽、街区储备为配套、城乡社区储备为补充”的立体化应急物资保障格局,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初步满足同时应对处置两个区域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所需,逐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动态平衡,建成分级分类管理、部门协作、反应灵敏、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专栏1)。


栏1规划主要指标

体制机制建设

1.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保障机制基本形成。

2.应急物资采购调拨、集中存储轮换、协同保障联动等关键制度基本建立。

3.政府、企业(商业)、产能、专业队伍等各类应急物资储备主体间互联互通的应急物资保障联动机制基本健全。

储备体系建设

1.以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为辅助、社会化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格局基本形成。

2.品类齐全、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初步形成。

3.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普及率达到60%以上。

保障能力建设

1.区级应急物资可满足同时应对处置2个区域发生较大突发事件的需要。

2.强化应急物资调配能力,实现应急物资调运4小时区内全覆盖,首批生活保障类应急物资送达保障对象时间小于10小时。

信息化建设

1.在全省“一库两系统”总体架构的指导下,形成全区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机构、人员、物资(装备)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2.区级政府和依托企业实物储备的应急物资100%纳入应急物资信息资源库。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

1.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工作机制

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明确区有关部门(单位)的应急物资管理职能,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比例及数量,进一步规范采购、储备、管理、调拨、使用、回收报废和经费保障等工作流程。成立莱山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全区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及有关部门(单位)的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监督检查应急物资管理各项工作任务。

2.健全应急物资采购调拨机制

分级分类评估应急物资需求,制定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规划,完善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标准和目录,科学确定政府实物储备、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专业队伍能力储备和社会化储备的比例及数量。按需制定应急物资年度采购计划,规范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科学合理制定应急物资紧急筹措计划,完善调拨程序,规范调拨流程,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应急物资调拨保障机制。

3.完善应急物资集中存储轮换机制

结合莱山区各类突发事件特点和专业救援队伍装备配备需求,按照总量稳定、用旧储新、等量补充、动态轮换的原则,建立分级分类分部门负责、紧密衔接、科学高效的应急物资轮换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存期限,并通过供应周转、调拨使用、市场销售、返厂轮换、代储轮换等方式,适时倒库更新,实现应急物资储备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发挥应急物资存储效能。

4.健全应急物资保障协同联动机制

建立政府实物储备、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专业队伍能力储备和社会化储备互联互通的应急物资保障协同联动机制。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协调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根据应对处置需求,依次动用实物、企业、产能等储备,以紧急采购、临时征用、社会捐赠等作为补充。建立应急状态下生产、采购等紧急保障机制,构建全区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平台,形成稳定可靠、协同联动的应急物资供应链。

(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1.实行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分部门储备

整合现有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及资源,建立以区级库为枢纽、街区库为配套、城乡社区应急物资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各级落实分级储备责任,结合历年突发事件发生频次及影响范围、群众生活习惯、民族习俗、灾害特点等,兼顾跨区域、跨部门增援需要,分别确定应急物资储备重点。区级主要储备符合本区突发事件特点的需求量较大、紧迫性强、价值较高、生产周期较长的应急物资。各街区根据应对处置一般突发事件所需,储备符合区域突发事件特点的应急物资,并指导社区(村居)等基层单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各行业部门(单位)按职责承担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任务,科学确定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规模和方式。

2.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

根据烟台市莱山区灾害风险分布特点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提升储备能力。新建或改扩建仓储面积不低于2000㎡的区级综合应急物资仓储设施。提升全区防汛抗旱(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总仓储面积不低于2000㎡,统筹储备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水旱灾害防御等物资。提升全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不低于150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员所需的防灭火装备,仓储总面积不低于200㎡。加强指导危险化学品、矿山等企业建设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库。

3.加强生活保障类物资储备

发挥政府储备的民生保障主导作用,重点储备现场安全、能源动力保障等现场管理与保障类以及人员庇护、饮食保障等生命救援与生活救助类应急物资,确保突发事件发生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基本生活救助。按国家关于县级物资储备的相关标准,区级政府储备能够保障0.5-0.7万紧急集中转移安置人口所需的物资。自2021年起,逐年加大政府实物储备规模,到2025年年底,区级政府实物储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实现动态平衡。

4.加强医疗卫生类应急物资储备

做好区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不断完善和优化区级医疗卫生物资仓储布局和体系,重点储备现场监测类、人员安全防护类和紧急医疗救护类应急物资。2025年,区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达到保障100人70天医疗救治的规模。突发医学紧急救援类应急储备物资达到保障200人15天紧急医学救援的规模。

5.加强抢险救援类物资储备

以政府(实物)储备和专业队伍储备为主,民间救援队伍储备为补充,重点储备现场管理与保障、生命搜索与营救、工程抢险与专业处置类等应急物资,保障突发事件发生72小时内抢险救援所需。统筹规划救援队伍布局,全区在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和现有区级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基础上,依托大型企业救援队伍加强专业救援队伍装备配备;鼓励和引导多样化的民间及公益性救援队伍加强装备配备,打造极具莱山区特色的应急救援类队伍储备体系。

6.加强特殊稀缺类应急物资储备

特殊稀缺类应急物资以政府储备和专业队伍储备为主,企业储备和产能储备为辅,社会化储备为补充,实战化物资装备重点依托综合性救援队伍和区级专业救援队伍配备。对不宜由专业队伍储存但需日常维护保养的物资,探索政府储备与委托专业单位保养相结合的模式储备,加强与上级区域救援机构的协同机制。

7.优化应急物资储备结构

完善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优化本区应急物资储备结构,构建涵盖政府实物储备、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以及家庭储备的多元立体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研究制定社区、社会组织等主体的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并将社会化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纳入应急物资管理系统。引导和鼓励家庭有针对性地储备应急物资,提高全民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到2025年,全区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普及率达到60%以上。

(三)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1.持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和种类

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计划,支持综合性和专业性应急物资仓储设施升级改造,逐年加大应急物资储备的规模和种类。强化企业和产能储备,引导、壮大一批具有强链补链作用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分门别类建设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名录,实现本土应急物资储备能力最大化。到2025年,区级储备达到同时应对处置2个区域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所需的规模。

2.提高应急物资生产保障能力

研究制定企业应急生产服务政策,加强生产物料合理分配和调度,强化需求评估、增强保障能力。优先将相关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纳入政府应急产品采购名录。鼓励相关的企业适时转产,推动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强化应急物资调配能力

建立应急物资优先通道和快速通行、通关机制,提高配送效率,与大型物流企业深入合作,补齐航空、医药、冷链物流短板。建设应急物资农村配送网络,依托邮政、供销、商务、农业、交通等部门现有区、街区、村居节点,推广“一网多用”,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统筹开展街区到村的共同配送、循环配送。推进公用商用设施共享共用,鼓励物流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畅通社区发放“最后一公里”,推广使用无人机、智能配送机器人等无接触配送方式,实现应急物资调运4小时区内全覆盖,首批生活保障类应急物资送达保障对象时间小于10小时。

4.培育专业化应急管理队伍

积极培育和引进应急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应急物资管理和保障的专业化能力。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专业人才储备机制,加强对各级应急物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演练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应急演练,确保应急管理队伍及时响应、处置有力。

(四)提升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

1.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平台

在全省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指导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构建全区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统一实现机构、人员、设施、物资、装备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涵盖应急物资信息采集、采购、储备、运输、调拨、配送、使用、回收和报废全过程,为日常管理和灾时指挥调度提供信息化支撑。

2.提高应急物资调配支撑能力

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物资需求,整合信息,形成应急物资调配的全景视图,实现应急物资需求、调拨、运输、紧急生产、分发配送、征用、捐赠全流程整合管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沉淀的信息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为后续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推动应急物资调配智能化。

3.提升应急物资数字化管理水平

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各部门应急物资、储备库、队伍、装备等信息的动态更新,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实施全周期动态监测预警,实现应急物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企业产能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对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停产、转产、扩产以及重点上下配套企业产能等信息进行定期更新、综合监测,实现对各种储备方式的动态调整。到2025年,区级政府储备和依托企业实物储备的应急物资100%纳入应急物资信息资源库动态管理。

结合主要任务,下步推进的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专栏2)。

专栏2 区级重点建设项目

1.区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新建或改扩建仓储面积不低于2000㎡的区级综合应急物资仓储设施。

2.区级公共卫生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做好区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不断完善和优化区级医疗卫生物资仓储布局和体系。

3.专业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1)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提升全区防汛抗旱(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总仓储面积不低于2000㎡,统筹储备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水旱灾害防御等物资。。

(2)森林灭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提升全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不低于150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员所需的防灭火装备,仓储总面积不低于200㎡;

(3)安全生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依托重点危化品企业,指导和支持相关单位建设区级危化品事故救援应急物资库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采取“库队合一”管理模式,储备各类抢险救援、个人防护等物资。

4.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在全省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指导下,健全全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建设应急物资信息资源库、应急物资管理系统、应急物资调配系统,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本规划实施,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研究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有关重要政策、机制创新、重大事项、工程建设等问题。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意见,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规划实施。

(二)加强监督评估

完善目标评价与过程监测相结合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将应急物资保障规划目标指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内容,对规划进展情况实施常态化考核;各行业部门(单位)要加强本行业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各街区按本规划要求,完善各自区域规划。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保障规划顺利执行。

(三)促进政策扶持

加强对政府应急物资储备资金的预算管理,年度储备计划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财政收支状况相适应,与本级预算相衔接,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中央关于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坚持属地为主、分级保障的原则,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要条件。落实省出台的应急物资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应急物资共用共享机制,制定征用补偿制度,实现应急物资供需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类保险机构作用,丰富保险种类,扩大商业保险承保和赔付范围,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四)强化统筹推进

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按照规划实施要求,各级承担应急物资储备职能的部门(单位)积极将应急物资采购和储备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统筹推进、按期完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