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专题>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
索引号: 113706130042791846/2019-00153 成文日期: 2019-01-28
发布机构: 莱山区政府办 组配分类: 报告全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9- 01- 28 08: 46 信息来源: 政府办 访问次数: 字号:[ ]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2日在烟台市莱山区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李万平

各位代表:

受孙玉荣区长委托,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莱山区围绕“典范之区”建设久久为功、高质量发展成果集中呈现的一年。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在中共莱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率先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2231”工作思路不动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典范之区”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迈上了新的台阶。一年来,我们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等不利因素,群策群力、逆势而上,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34.6亿元,增加2.5亿元,增长7.7%,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实际使用外资17亿元,总量连续三年居各县市区首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市前列。一年来,我们积极顺应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等发展趋势,科学施策、乘势而上,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严格落实企业包保制度和减税降费系列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负9亿元,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和落实区级奖补资金4.7亿元。全区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新增3家、达到51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新增10家、达到61家,其中纳税过亿元企业新增4家、达到10家,6家企业年利润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78%,分别高于省、市41.4和31.3个百分点,稳居全市首位。一年来,我们积极承担中心城区日益繁重的建设管理任务,抢抓机遇、聚力攻坚,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旧村改造全面铺开,中心城区24个旧村已有17个基本完成整村拆迁,12个村启动了安置房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财政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虎山东路、庆祥路等10条道路完工,新增通车里程17公里;先后打赢青荣城际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拆违治乱等多场硬仗,我区被授予第五届省级文明区,“典范莱山”城市形象通过央视1套“大美中国”栏目呈现给全国人民。一年来,我们积极回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支出23.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到70.8%,各项民生保障政策按照全市一流水平兑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培育27个村34个乡村致富项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第一;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改善,中考成绩大幅提升、位居全市前列; 三所三甲医院建设有序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四轮复审和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创建中期评估验收。一年来,我们积极破解一揽子历史遗留问题,勇于担当、标本兼治,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找准症结、剥丝解扣,迎春佳苑和凤凰新城产权证办理、中建材烟台企业破产清算、烟海高速连接线安置房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信访积案朝预期方向推进、逐步得以解决,切实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和谐稳定大局。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多、比预想的大,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双招双引”、促重点项目,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分别组建招商专班,瞄准世界、国内、民营“三类500强”企业项目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不断提升“双招双引”质效。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功举办全区“双招双引”签约大会,中核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干细胞再生医学产业园等总投资近千亿元的2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三类500强”项目18个。杰瑞与西门子航改型燃气轮机战略合作、中核质子医疗中心等35个项目在全省儒商大会、香港(山东)周、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大型招商会议签约。全年合同引进市外资金328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70.8亿元,引进过10亿元项目9个,引进世界500强项目5个,均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招才引智成效显著。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将“莱山英才计划”延长3年,累计兑现各类人才补助资金578万元。建立了13家国内外引才引智工作站,其中海外5家,数量全市第一。10家单位获评烟台市年度高层次人才载体培育单位。新引进各类人才4000多人,引进和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31人,全区院士达到2人、国家专家13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市前列。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狠抓项目建设力促“双招双引”成果转化,实施东方海洋精准医疗科技园、华润万象汇等总投资518.4亿元的市区两级重点项目52个,项目数量、体量规模、投资额度均为近年新高。金正环保、中宠食品扩建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正大隆泰大厦、长安一号等服务业项目主体完工,为莱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持之以恒抓营商环境、促实体经济,发展质效加速提升。坚持以改革释放新活力、以创新激发新动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45亿元。包保服务纵深推进。精心筛选30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包保服务,细化区领导“直通车”等6项制度,妥善解决政策争取、出口退税、项目建设等各方面问题,一批骨干企业成长为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杰瑞集团自主研发的“阿波罗”涡轮压裂车登上央视“大国重器”栏目;台海集团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台海玛努尔成为2018年全市唯一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东方威思顿获批全市唯一的中国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135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新认定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19家,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4%。台海获批建设山东省高端装备用金属材料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东方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持久钟表、东方威思顿包揽烟台年度省工业计量标杆示范单位名单; 艾欧特智慧城市入选山东省瞪羚企业;10个项目列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资金计划;渤海制药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3家、总数达到7家。市场活力持续迸发。着力推动改革创新,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238项,新争取市级以上改革试点12项。组建成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一次办好”审批服务改革,政务服务环境和服务效能实现双 提升。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098户,增长15.9%。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系列部署,积极帮助企业化解流动性风险、股权质押风险及发债风险防控,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5.74亿元。全省首家跨地域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平台落户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烟台核电研发中心等7个项目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规划,我区是全市唯一连续四年均有项目列入省级盘子的县市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引导区内企业开展全球资本对接、技术嫁接、市场衔接,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预计外贸进出口增长8%。绿叶制药、金正环保等企业先后在欧美、澳新、以色列等地开展并购。预计全年实际对外投资3.6亿美元,增长71%,其中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外贸出口增长38%,实际投资增长82%,越来越多的莱山企业登上国际舞台。

(三)攻坚克难抓“全面双改”、促功能提升,城乡面貌大幅改善。抢抓市区两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机遇,以全面旧改和全面改旧为引领,全力突破城建重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区片改造。旧改与改旧全线发力。成立重点区片旧改指挥部,攻克庙后区片等一批“老大难”项目,已累计完成拆迁超过1万户、88万平方米;开工安置房81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旧改呈现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投资4200万元完成孙家滩小区、曹家花园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有效解决了环境脏乱差、物业缺失等问题,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适。基础配套日趋完善。凤凰大街、长宁路等主干道路极大完善了中心城区路网框架,全区“六纵六横”主干路网更加畅通。完成迎春大街改造、滨海路至观海路之间3条道路改造和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城乡路网更加优化。新建改造雨污管网20.8公里、供热管网28公里、供气管线17公里、供电线路32公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不断巩固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成效。圆满完成“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煤炭减量替代、散煤清洁化和化工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等工作,处理群众来电投诉850多项,整改各类污染问题200多处。完成9条背街小巷改造,市区45处大型立柱式广告塔全部拆除。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部署,依法拆除中心城区及围子山保护区等各类违建295处,拆除面积14.1万平方米,强力震慑了乱搭乱建、违法建设行为。深化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完成“全域治水三年攻坚行动”年度任务。“环保、高效”清雪模式得到广泛好评。

(四)千方百计抓社会事业、促民生改善,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攀升。坚持高质量抓好民生保障、民生服务、群众致富增收等工作,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社会保障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高标准落实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90元和395元,救助困难群体2.1万人次。设立2000万元发展农村集体致富项目奖补资金,114个村全部制定了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其中79个村拥有了产业增收项目,4个村纳入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我区获批创建全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提升工程,新增丁家夼村、于家汤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带动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蓬勃发展。建立健全稳定脱贫、持久脱贫长效机制,3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按照全市一流标准落实了“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引进招考教学名师、教研员和研究生以上高层次教师79人。启动9所中小学校新建或改扩建,解甲庄中学、烟大附中南校区等5所学校投入使用,新增校舍面积3.4万平方米。仅用一年时间完成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三年试点,完成8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6处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和900户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建成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并与省市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绿叶健康城等一批医养结合大健康项目正在有序实施。组织开展了区五届运动会、七届文化艺术节和半程马拉松等全民文体活动。在全市率先建成当当阅界等2处高标准城市书房。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区档案馆按照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建成投用。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大行动,严守森林防火、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底线。顺利通过“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验收。在全市率先完成社会失信案件“清零”工作。5人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烟台人物。高质量完成一系列重要节点及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战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安保总成绩均居全市第一,获评山东省全国“两会”安保维稳先进区。计划生育、外事侨务、史志、普法、双拥、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过去一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围绕全市“三重”工作等战略部署聚力攻坚,不断深化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园区体制改革等各领域改革,有力促进了政风行风持续向好和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持不懈反腐倡廉,政务生态持续改善。主动向区人大和区政协汇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市区两级80件人大代表建议、122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及各项制度,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统揽全局、科学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为莱山发展奋斗奉献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莱山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导产业质效优但规模小的矛盾依然突出,新的发展动能有待提升; 受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等大环境影响,部分企业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 生态环保工作任重道远,群众对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反映比较强烈; 部分公共服务存在短板,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等等。问题所在就是努力所向,我们将用发展的思维、有力的措施、持久的韧劲,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力加快解决。

二、2019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2019年的工作,对我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奋力谱写“典范之区”发展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坚持“率先走在全市前列”目标定位,坚持“2231”工作思路,坚持领导带头抓落实,聚焦“双招双引”、城市建设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四个重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奋力谱写“典范之区”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外贸进出口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各县市区前列。

(一)聚焦“双招双引”求突破,着力打造烟台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头等大事和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在产业链招商、“三类500强”项目招商、基金招引、项目落地开工等方面下大功夫、重点突破,以“双招双引”的新突破、新成效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立足三大主导产业,努力在产业链招商上出实招、见实效。充分发挥莱山主导产业优、龙头企业强、高新占比高、发展方向正的优势,实施延伸产业链条精准招商、服务骨干企业以商招商“双轮驱动”,膨胀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动能,力争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研析现有企业在各大产业及细分行业链条中的位置,细化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规划,吸聚更多行业龙头型、创新平台类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发展。优化招商机制,整合区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三大产业发展办公室、各专业园区的招商力量、招商资源,组建专业高效的招商队伍,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及招商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作用,形成全区“一盘棋”大招商格局。用好境外返程投资、境外企业合作、房产开发等渠道,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巩固全市领先优势。坚持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组织好与南美、非洲等地区的经贸洽谈合作,充分挖掘和发挥与我区产业的互补优势,促进有实力的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深耕国际市场,助力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强化高端引领支撑,努力在“三类500强”项目引进上出实招、见实效。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对产业提升的引领作用,完善“三类500强”企业信息资源库,研究其发展动态、区域布局,有的放矢一对一登门招商、点对点洽谈对接,力争引进过亿元项目50个以上、国内外500强项目10个以上。用好国家级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借鉴推广台海集团与中核集团等“中字头”“国字号”强企合作模式,多渠道对接“三类500强”企业,努力以大开放带动大招商、以大项目拉动大建设、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广泛宣传、足额兑现“莱山英才计划”政策,精准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借助海外省外引才引智工作站等平台,吸引更多急需“高精尖缺”人才和领军型高端人才,全年新增国家专家、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市“双百计划”人才等10名以上,新增技能人才30名以上、技术人才3000名以上,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企业团队各10个以上。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努力在各类基金招引上出实招、见实效。在落实上级金融系列政策和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用好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这一有效手段,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组建产业发展基金池,提升基金服务区域实体经济水平,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落实全区《引进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改善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设立2亿元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基金协同发展,力争新增各类基金组织10家以上,基金新认缴规模达到30亿元以上,打造名副其实的区域性基金中心。鼓励上市挂牌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恒辉铜业、捷瑞数字、华鹏精机等企业境内外上市步伐,引导科创类企业超前对接参与科创板上市融资,全方位借力资本市场助企发展。有效发挥地方金融组织助推作用,区融资担保公司为区内企业担保贷款不少于6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5000万元以上。

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努力在项目落地开工上出实招、见实效。把项目落地开工作为“双招双引”成果转化的关键抓手,健全完善重点项目专班服务、细分责任、定期调度、督查考核等体制机制和媒体公开、社会监督等有效举措,强力推进区级领导包保重点在谈项目落地实施,力争市区两级重点项目一季度开复工率50%以上、上半年全部开复工。借助市级规划、国土体制调整下放等机遇,加强对莱山经济开发区、烟台总部经济基地、烟台植物园周边及迎春大街中央商务区等区域的专业招商策划,强化闲置土地、闲置厂房二次开发和各类专业楼宇招商,集中人力、政策、土地等资源优先保障,实现重点项目达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确保投资44亿元的核电模块化制造、25亿元的台海新材料科技园等13个项目列入省市大盘子,为全省全市新旧动能转换贡献莱山力量。坚持“扩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并举,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以重点包保扶持的31家企业为依托,坚持区领导带头,落实好对全区企业的包保服务制度。建立“政商沟通云平台”,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交流会,动态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投资意向、要素需求,帮助企业掌握形势变化和政策动态、对接大型推介平台,做好对上政策资金争取、对外投资指导等工作,与广大企业爬坡过坎、共克时艰,集中各方面资源优势助推企业成长成势、做大做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强区战略,深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企业跨界融合、技改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产业发展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二)聚焦城市建设管理求突破,着力建设烟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形象展示区。强化“核心区”使命担当,坚持“严守规定抓落实、尊重民意惠民生、适度超前促发展”的原则,重点突破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违法建设拆除等工作,带动城市功能全面提档升级,充分彰显城市品质内涵和魅力形象。

全面推进旧村改造。将旧改作为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城市发展工程,充分发挥旧村改造改善居民生活、塑造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协同效应,实现“群众得实惠、城市得形象、发展得空间”的多赢。鼓励知名强企参与改造,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坚定不移完成全区旧改三年计划,年内力争中心城区24个旧村全部完成拆迁、全部启动安置房建设。集中突破初家街道区片改造,力争完成松岚、沟北、陈家等6个村居征迁扫尾,加快宋家庄、午台、界牌等3个村居改造进度。全面推进莱山经济开发区区片条件成熟村居改造,确保南塂、东西马家都等7个村居改造部分完工。加快滨海路街道区片安置房建设,尽快完成中心城区全面改造。年内力争完成征迁2800户,新建安置房79万平方米,53万平方米主体完工。同步做好居住区中长期规划,科学布局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鼓励通过旧改发展集体致富项目,打造更多连片成方的宜居楼区、幸福社区、繁华商区。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对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配合做好塔山南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民休闲公园、地下管廊等市级工程建设,主动融入市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一个部门搞建设、一个规划管全面”,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确保道路工程等规划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结合旧改的全面推进,加快突破停滞多年的断头路、丁字路、延伸路和新建学校及新建小区配套路建设,投资6.2亿元,实施长安路南延、双河西路西段等总长14.5公里的14条城市道路,力争年内全部通车,尽快打通中心城区所有交通瓶颈。实施凤凰西路综合管廊工程,对烟台大学区域进行海绵城市改造,进一步完善莱山经济开发区及南部街道路网管网设施。完成20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2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县乡公路的日常维护,抓好危桥改造工作,不断提升南部区域交通承载力。全面推进违法建设整治。按照全市“拆违行动”统一部署,进一步理顺违法建设查处机制,完成塔山、岱王山、成龙线等城市绿线、城市出入口及侵占山体山林等重点区域拆违任务,查处一处、拆除一处、修复一处,还群众一片蓝天净土、绿水青山。强化源头管理和日常监管,坚持动态巡查、责任追究等常态化制度,逐步消除存量,坚决杜绝增量。将拆违治乱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统筹抓好环保问题整改及非法占地、违规经营等整改,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抓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深入推进“四增四减”三年行动,完善“散乱污”企业三级监管网格管理,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大幅减少。突出抓好建筑扬尘、企业废气等污染源管控,新建5处大气自动监测站,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深入推进全域治水三年攻坚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及清河行动等要求,对34处重点河流检测点位进行实时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稳定达标。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升级。按照“一支队伍抓管理、适度竞争保成效”的原则,以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为主线,研究调整城市环卫、绿化等运行机制,提高老旧小区、主干路网、背街小巷及各村居精细化管理程度。投资2950万元,继续实施闻涛山庄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加固防水、路面修缮、绿化升级、管网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强城市景观塑造,对观海路及港城东大街两侧、轸格庄立交桥周边等重要城市带和重要节点进行亮化、绿化和环境整治,集中打造中心城区靓丽形象。深化道路提升工程,对新苑路、山海路等道路进行绿化和改造,实施学院西路等道路中修和3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海韵路、新城北街、清泉路等道路排水管网改造37公里。实施国土绿化提升工程,加强烟台植物园、围子山、朱雀山、辛安河等绿色生态系统建设,新增森林生态廊道1600亩。

(三)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求突破,着力建设共享和谐幸福美丽的核心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劳有应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贫有力助,最大程度地让全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以更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将发展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稳步实施村居致富项目三年培育计划,通过区财政每年2000万元资金奖补、整合上级涉农资金扶持、引导村民合作社入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动村能人捐资等方式,既注重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又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实现剩余35个经济薄弱村居集体收入零的突破,形成“街区有典型、村村有项目”的良好格局。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集体资产管理运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高效农业等增收项目,促进农村“新六产”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双百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000亩,为28个村安装水处理一体机,年内争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A类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50%,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典型。

以更大力度推进高质量脱贫攻坚。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部署要求,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脱贫基础上,按照衣食无忧、生活殷实的标准,聚焦老弱病残特困群体,实施动态管理、分类甄别、精准扶贫,确保提前稳定脱贫。紧密对接社保待遇调整机制,始终保持全市一流水平兑现养老、医疗、低保、五保等保障政策。深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全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编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达标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做好残疾人康复、就业等工作,新建1处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以更高定位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积极回应群众对莱山教育的更高诉求,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塑造莱山教育品牌,争创全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深入推进全区3-5年师资队伍及校舍建设规划,确保区第二实验小学、莱山实验小学万光校区等4所学校投入使用,大郝家小学等2所学校完工,加快解决“大班额”问题。探索“一长多校制”“名师带徒制”和集团化办学等机制,常态化引进名师名校长和教研员,年内公开招考150名研究生以上高层次教师。鼓励万科教育、万光建设等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教育资源多元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抓好“健、防、医、康、养”关键环节,加快三大三甲医院建设运营,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年底前完成整体搬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正式运营。创建国家级卫生街道1处,完成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80%的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要求。推进殡葬事业改革,建设一处区级公益性墓地。加快区美术博物馆建设,改扩建规范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个,开展好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推行“文化云”工作,打造莱山特色文化品牌。广泛组织开展全区性文化体育活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以更强措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行社区协商及“四社联动”制度建设,健全完善“1+X+N”社区网格化模式,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深化法律服务工作,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示范点建设,打造“五优五心”法律援助服务品牌。实施“雪亮”工程,整合联网现有视频资源,高标准打造河东智能化“平安小区”样板,带动提升全区住宅小区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督导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加大线索摸排核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信访积案。全面开展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完善森林防火“三网”建设,确保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等各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力打造法治平安和谐莱山“升级版”。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从严治政的每个领域、每项工作、每一个人,持续转职能、改作风,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在全市争一流、树标杆、做典范。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强化政协民主协商、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是担当尽责抓落实。紧紧围绕上级和区委决策部署,将抓落实作为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对标先进、高点定位,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团结一心为莱山发展贡献全部力量。健全督查落实机制,围绕重点工作,盯住关键环节,督任务、赶进度、促成效。推进追责问责制度化、常态化,严厉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现象。

三是深化改革提效能。严格落实机构改革规定,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及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优化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提高政府效能。深化“一次办好”审批服务,做到“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压缩各类办事流程,全面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打造全市最优的政务服务环境。

四是清正廉洁守底线。将廉政建设纳入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严守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加强政府干部队伍管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树牢过“紧日子”意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等审计,从严控制“三公消费”和一般性支出,开源节流,厉行节约,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莱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众志成城、奋勇争先,以“典范莱山”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