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索引号: 11370613004279141Q/2018-03383 成文日期: 2018-08-06
发布机构: 莱山区发改局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烟台市莱山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7-02-27 17:25 访问次数: 字号:[ ]

关于烟台市莱山区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及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2月25日

一、2016年计划执行情况

“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六抓六促、六个持续”和区委“七个一”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振信心,狠抓落实,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6.8亿元,增长8.8%;“营改增”后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38.2:60.2;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11亿元,增长14.2%,高于计划目标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1.8亿元,增长11.9%。

1.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业态趋向多元化。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2.6亿元,增长8.7%;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1%,税收占比73%。商业聚集,迎春大街及万象城等核心商圈日渐成熟,全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骨干批发零售企业,绿叶药品、宏大食品、神州医药等9家骨干企业销售额达62亿元,增长13%;产业发展,金融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引进长江财险、渤海财险等3家金融机构,以及新安达保险代理等3家保险中介服务机构,全区金融保险机构达到91家;房地产交易逐步回暖,全年施工面积、销售面积分别为477.3万平方米、61.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2.4%、20%;多方位树立旅游业品牌形象,举办好客山东贺年会、“夏爽烟台”海鲜美食节等活动,全年旅游总收入达48.3亿元,接待人数573.6万人次,分别增长15.3%、15.5%。

2.工业延续恢复性增长,发展趋向高质高端。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工业增长压力加大,但创新驱动的引领效应逐渐显现,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1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完成330.9亿元、32亿元,分别增长8%、7.4%。其中,全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30名企业中有18家实现增长,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43家;台海玛努尔、威巴克、恒辉铜业等17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市场扩张等有利因素,主营业务收入为42.8亿元,增长16.3%,天正药业、渤海制药、东方海洋等生物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增长11.1%;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1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3%。

3.各项改革深化推进,体制机制亮点频出。制定2016年全区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台账,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6项,调整行政权力事项57项,承接省级下放管理层级和委托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6项。二是积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成“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编制清单43项,编审额2.49亿元,审核结算206项,审减率达18.2%。三是稳妥完成全区行政单位公车改革事项,出台《莱山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参改车辆348辆,参改人数808人,发放补贴555万元,参加拍卖车辆154辆,改革后财政节支率为8%。四是全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全年共争取国家级试点2个,省级试点12个,我区成为省内唯一一家连续3年有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的县市区。

4.转型升级效力叠加,创新创业广泛推进。整合新建楼宇闲置厂房,盘活区内闲置楼宇29万平方米,全力推进莱山区“双创基地”和烟台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建设,打造烟台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核心园;继续深挖政产学研合作潜力,与山东工商学院、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共同创建“莱山创新创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科创业学院”,打造山东省首家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实体创业学院,与绿叶集团、杰瑞集团、台海集团等24家区内骨干企业合作设立大学生就业基地,其中烟台捷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深入实施“莱山英才计划”,建立区、街、村三级互联共享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形成为各类人才服务的“半小时就业服务圈”,着力提高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潜力。全年新增各类企业主体4622户,同比增长119%;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9家,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立项26项,发明专利授权207件,居全市第二位;共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2973人;“贝格众创空间”和“烟台市莱山区互联网+众创空间”列入国家级众创空间。

5.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旧改棚户区建设,以旧村改造体制权限下放为契机,加快建设进程。重点推进河东区片、大庄区片、三滩区片等区片的旧村改造工作,累计完成拆迁6900余户,建设安置房约91万平方米,交付使用6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拆迁协议已全部签订,安置房开工率达100%。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续建山海南路南延、金滩南路等13条道路,完成投资约6亿元,其中,凤凰南路、金滩东路、宝龙城市广场配套路等10条“断头路”、配套路已通车,实现通车里程约12公里。完善烟台植物园的园内景观绿化等设施建设,打造便利、优美的游园环境;清华园、晨光小区等18个小区天然气置换工作已完成12个小区,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完善雨污水管网建设,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铺设雨水管道约1万米,砌筑检查井419座,完成9处公交站亭基础施工。加快逛荡河绿带公园综合整治工程,增设两条拦河坝,清理淤泥4万立方米。城市“四化”建设,将轸大路纳入保洁范围,安装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1台,更新垃圾中转站10台,处理建筑垃圾7万余方。完成了南山丽景、山海南路等处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全年新增城区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完成港城东大街、桐林路的景观灯、亮化设施的维修及更换,安装路灯、庭院灯115套,更换电缆约850米。查处占道、店外经营3.7万余处,清理各类张贴3.5万余处,对海韵路路口陈旧墙体进行3D彩绘、粉刷。

6.社会事业稳步提升,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共安排社会民生领域财政投入7.2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119元,增长8.4%。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各类保险政策,不断健全劳动保障体系。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定在113855人和190293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65元。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失业率控制在2.36%以内。民政事业,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出台了《莱山区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累计救助群众2.1万人次,服务特困残疾人2988人次,累计发放低保、五保、困难家庭等救助金共计1000余万元。全年新建养老机构1处,农村幸福院8处。区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各功能区域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主体基本完工。89000民生服务中心服务办结率为100%,回访综合满意率为98.86%。卫生事业,加快推动烟台山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分院、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等重点卫生医疗机构项目建设。加大社会资本办医推进力度,今年新增烟台圣莱恩康复医院、烟台凤凰山医院等8家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0家各类诊所。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全年共筹集经费1172.88万元。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拨付基本药物补助468万元。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莱山一中图书馆、区第四实验小学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加快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2016年高考,莱山一中一本上线率达30%;二本以上上线率达84%,历年最高。加强饮食、校车、消防、校舍的管理,全区教育系统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文化事业,完善图书馆、文化馆、胶东剧院和烟台城市美术馆的管理运营,完成“烟台市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地验收的各项任务,新改扩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7个,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共出动检查人员1500余人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000余册(张),警告违法经营17家次,办结案件10件。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月”活动、“大快严”集中行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3万余份,政府签状率、重点企业签状率均达到100%;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900余家次,查改各类安全问题和隐患2100余处,为辖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另外,民族宗教、广电出版、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地震、史志档案、双拥共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国内外经济复苏缓慢影响,我区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均处于阵痛深水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一是个别指标增幅不够理想。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基本完成计划目标,但地方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等指标增幅有所收窄。二是实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少7家,全区1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出现亏损。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仍有下行压力。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计划目标1.2个百分点,但较之去年增幅同比收窄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压力较大。四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等短板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决执行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七个一”的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2231”工程,以引进企业主体扩大增量和扶持现有企业优化存量“双轮驱动”促进产业转调,以全面旧改和全面改旧同步推进引领城市建设管理,以高标准保障改善民生和增强群众致富能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继续赶超进位,加快建设全市的“典范之区”。

主要计划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255亿元,增长8.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32.58亿元,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460.7亿元,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7亿元,增长11.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70元,增长8%左右;三产比例调整为1.7:37.1:61.2;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市下达的标准以内。

(一)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核心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杰瑞油服、台海玛努尔借力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实施和建立的有利契机,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深入推进莱山区创新创业基地、莱山区互联网+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工作,突出招引高科技和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创建更多开放、快捷、低成本创新模式。注重招才引智,深入开展“莱山英才计划”,采取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物带动、高新技术项目开发等多种方式,确保高端人才、创业团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立足培育壮大石油装备、核电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区内现有优势主导产业,积极争取建立高端装备材料军民融合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做大产业发展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实力和集聚辐射能力。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和国家、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以信息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企业拓展延伸智能制造能力,力求在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车间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产业功能区承载力,莱山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东方海洋精准医疗科技园、中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围绕现有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加大闲置厂房、土地的再利用力度,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一是做好产业培育工作,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强劲、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公共服务业保障有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全力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二是突出抓好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坚持开发增量与盘活存量相结合,加强对特色楼宇的建设、招商和管理,打造一批承载功能强、产值效益高的专业楼宇。三是注重打造服务业发展载体,立足区域实际,积极引导祥隆城市广场、宝龙城市广场、新天地都市广场等大型商贸载体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华润中心、利群国际广场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培育一批特色街区、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扶持一批重点企业。

(二)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挖掘有效投资新内涵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70个总投资过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主动、超前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前排查项目在政策审批和落地等方面的困难,及早沟通对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快速推进,以项目建设夯实发展的支撑。

依托主导产业精准招商。进一步研究和深化精准招商思路,坚持培育壮大区域现有优势主导产业、加速骨干企业快速裂变发展为方向,创新招商方式,强化“飞地招商”理念,切实提高招商效率,引进一批与区内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财税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依托市级信用平台,建立企业红黑名单,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发挥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办公室作用,扎实做好山东省名牌和市长质量奖的争创工作,全力促进莱山区市场主体发展。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探索建立环境综合治理管理体系,严格生态文明改革措施。民主法制领域、文化体制等其他领域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创新相结合,积极抢抓战略机遇,全力打造具有莱山特色的改革亮点品牌。

(三)以统筹协调发展为导向,切实提升城乡建设新水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16个村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坚持旧改和改旧同步实施,研究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计划,推动物业管理无缝覆盖;拉开“一核五轴”重点区域开发框架,继续推进凤凰南路二期、凤凰东路、庆祥路北段等道路建设,加快对桐林路、港城东大街等道路修整,全力推进烟大过街通道、轸大路综合管廊等新建项目;积极推进烟台植物园三期工程,对景观进行完善提升,探索多种商业运营模式;对迎春大街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引入“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系统,做好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雨污水管网智能控制系统。

推动南部街区特色化发展。朱雀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找准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推动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莱山街道加快源山郡生态休养中心、绿叶健康城等项目建设,提升街道村庄整体宜居水平。解甲庄街道,重点推动南水桃林村生态项目、日新环保科技项目建设,打造氛围浓郁的传统文化休闲区。院格庄街道,以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万华旅游度假等项目为载体,打造烟台独树一帜的特色小镇。

提升全域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老旧小区、社区背街小巷、城市出入口、公园景点等区域的整治力度,真正形成精细化、高效化、常态化、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格局。实施区域整治,继续推进山海南路南延、桂山路南延等多条道路绿化施工,年内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不断提升绿化覆盖率;完善修整黄海游乐城内部景观、钟表主题公园及周边亮化小品、雕塑建设。对逛荡河进行清淤,加强公园、广场、海滩养护管理工作,规范经营秩序,提升景区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在抓好示范村、示范带和示范片整治的基础上,依托生态和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文化写生、农家乐、农业观光等业态,促使生态优势向产业支撑转变,实现改善环境、增加就业、富裕居民等多方面共赢。

(四)以公共服务改善为根本,着力营造社会和谐新气象

社会保障,落实“应参尽参、应保尽保”要求,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工作,及时为被征地农民发放养老金。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处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民政事业,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区社会福利中心全面投入运营,进一步巩固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化平台为纽带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困难救助、重度残疾人补助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政策,确保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教育体育,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烟大附中南校区、永铭中学二期、第三实验小学等学校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积极协助完成埃维学校、上海交大教育示范园区、北大培文学校的建设工作,满足不同层次的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增强公民健身意识,加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推进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烟台山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分院、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等项目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充实乡村医生队伍,采取定向培养、合同管理等方式充实村医队伍,满足群众日常就医需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继续为全区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查体、健康指导、入户随访等服务。文化事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图书馆、文化馆、胶东剧院的运营管理,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大快严”专项行动,按照“标准高、过程细、效果实”的工作思路,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