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专题>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
索引号: 113706130042791846/2015-01488 成文日期: 2015-01-22
发布机构: 莱山区政府办 组配分类: 报告全文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5- 01- 22 16: 02 信息来源: 莱山区政府办 访问次数: 字号:[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1月19日在烟台市莱山区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烟台市莱山区区长  姚秀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同时又值莱山区建区20周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勠力同心、群策群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昂扬奋进的姿态、真抓实干的作风凝心聚力谋发展,在加快建设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现代莱山的进程中向前迈出了新的更加坚实的步伐。一年来,区政府在中共莱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大要务,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扎实做好政府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不断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314亿元,增长16.5%,首次突破3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4亿元,增长12.6%,首次突破3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财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4.4%,提高2.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8.3亿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9万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元,分别增长12.5%和9.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莱山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优势实现了新的提升。

——塑形象、强功能、增内涵,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深入实施“全域城市化、全域生态化”和“北部都市化、南部城市化”战略,城乡统筹一体化格局为全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新城屡结硕果。全力推进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征迁及电力配套建设,烟台南站建成运营,将莱山融入了全国的高速铁路网。桂山路南延、金斗山路二期等道路通车,南部各街道与北部城区全部实现直线连通,“四纵四横”的南部路网使生态新城畅通无阻。总投资12亿元、2平方公里的烟台植物园基本建成,24个专类园全面开放,填补了烟台无植物园的空白。新兴生态产业园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发展大道等园区配套路实现通车,投资23亿元的杰瑞新型钻机装备产业项目主体完工,欧达节能门窗等项目竣工。朱雀山森林公园对外开放,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适度开发。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已建成酒庄10个,流转土地3万多亩,带动2万多名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完成了解甲庄、院格庄镇域总体规划及镇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以街道驻地为中心的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南部各大组团蕴含的强大能量正在逐步释放。

北部城区加快提升。新建和改造长安路、凤凰西路北延等城市道路15公里,完善逛荡河、滨海工业园等雨污管网5公里,置换天然气近2000户,虎山供热站二期建成运营,对台海、盛泉、三滩等变电站进行了改接改造,新建上海滩与院格庄两处公交场站,北部城区的基础配套加速升级。目前,莱山北部已有9个旧村完成改造,18个村居启动了拆迁和安置房建设,新开工面积47.1万平方米,保利香榭里公馆、中铁逸都、万象城等一批高端产业地产相继投入使用。烟台总部经济基地已启动6个项目、开工面积25万平方米,企业服务中心、烟台民建暨山东福讯总部已封顶,烟台咨询大厦等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迎春大街、港城东大街等主干道路两侧项目竞相绽放,新天地都市广场、润华大厦、金融国际大厦基本完工,宝龙城市广场、华润中心等项目推进顺利,北部城区正在向都市化方向大步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文明行动、

创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协调并进,以全域生态化推进美丽莱山建设。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持续加大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等方面投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以烟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新增造林面积1万亩、城区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4.6%,城区绿化率达到42.3%。突出抓好凤凰山公园、黄海明珠广场等重要节点的日常管理和景观改造,完成了银海路、桐林路等道路亮化提升工程,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休闲环境。深入开展河道及水源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拆除了主河道两侧500米范围内的全部畜禽养殖大棚,完成瀑拉河与辛安河桃林段等重点治理工程,累计治理中小河流14条、约30公里,荣获烟台三年水系造林绿化工程先进单位。整治建筑工地扬尘50多处,拆除和改造燃煤锅炉9台,淘汰黄标车1900多辆,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建成全市首个建筑垃圾处理场,在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莱山区居全省首位,山清水秀、海碧天蓝的生态莱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调结构、抓开放、促创新,产业发展更具竞争力。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壮大实体经济,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3:44.6:54.1,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深入实施“6113工程”,杰瑞集团、绿叶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保持高位高速增长,杰瑞集团跻身全球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前三强。渤海制药、顿汉布什、东方威思顿、台海玛努尔等行业龙头迅速崛起,工业梯次发展格局更趋合理。全区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6家,纳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15家。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3%、16.5%、23.5%和24%,均居全市前两位。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转型升级步履矫健,质量效益实现同步提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工业投入稳步增长,凤凰工业园加快转型升级,新兴生态产业园储备布局项目20多个,莱山经济开发区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杰瑞特种管材、威巴克二期、中医药产业园一期等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企业上市融资创历史新高,绿叶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杰瑞能源在加拿大上市,山东婴儿乐、东方威思顿挂牌“新三板”,全年共实现上市融资77亿元,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额度均居全市首位。

服务业繁荣发展。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5.8亿元,同比增长11%,占GDP比重提高了1.4个百分点。商贸业组团效应明显,在烟大商圈、迎春大街商圈的有力带动下,批零住餐业日趋活跃,消费潜能持续释放,银座、永旺、新世界百货、振华、日日顺电器等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400多个。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共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专业楼宇17座,其中纳税过千万元4座,入驻企业近600家。金融服务不断优化,新入驻招商银行、中国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德州银行等金融机构烟台总部7家,全区各类金融机构达到76家,其中市级以上36家。捷瑞数字、惠通网络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区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达到4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4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5%和19.6%。乡村旅游快速起步,滨海路街道被评为省级旅游强镇,东沟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新增2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2处四星级农家乐。胶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带动了文化创意、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服务产业蓬勃发展。

对外开放纵深推进。大力开展“实体经济招商年”和工商联招商活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目前,全区在谈5亿元以上项目30多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工业利用外资大步攀升,绿叶制药返程投资1.3亿美元,瑞典亚萨合莱以1.7亿元并购烟台新华盛。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绿叶集团投资37亿元收购北京嘉林药业58%的股权,杰瑞集团对其香港公司增资3000万美元、投资700万美元并购加拿大西山公司,中宠食品投资11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了独资公司,全年完成境外实际投资4300多万美元。对外贸易保持稳定,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15.7亿美元,同比增长8%,绿叶、杰瑞、中宠等企业进行了国际商标注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多的莱山元素走上了世界舞台。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全区90%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杰瑞集团联合省内另外6家企业成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装备产业联盟,渤海制药、东方分析仪等企业正在筹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政企合作建设了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载体,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2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级6家,市级工程实验室2家,荣获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省级科技进步奖、省重大节能成果奖各1项。共申请发明专利390件,授权发明专利106件,分别增长37.1%和8.3%。正邦电子等3家企业获得2400万元的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项目资金,占全市总额的40%,全年争取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和创新资金均居全省前列。

——办实事、惠民生、谋福祉,和谐莱山共建共享。2014年,投入资金20多亿元用于民生社会事业,12件为民服务实事按期完成,形成了莱山发展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全面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编制完善了全区中小学校布点规划,烟大附中教学楼改扩建和加固工程完工,区第四实验小学、莱山一中图书馆等加快推进,137所“家长学校”培训家长2.5万人次,我区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区社会服务中心主体完工,院格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批准设置6家民营医院,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大力整顿医疗秩序,健全疾病防控网络,落实“单独二孩”政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我区继获得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后,又被评为山东省药品安全示范区,成为全市首个食品药品安全“双示范区”。区文化馆、图书馆按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开放,胶东剧院演出《胶东儿女》等30多部剧目,烟台城市美术馆举办《胶东红色文化书法展》等20多场展览展出,莱山被省政府授予“社会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精心组织开展了区第三届文化艺术节、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在全市率先建成了“89000”民生服务中心,较好地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区在全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获得95.21分,创历年之最。成功举办了全区首届创业大赛,加快数字化就业社区建设,莱山大学生就业微信服务平台被评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创新项目。积极开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下沉先行试点,实施各类就业培训346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0多人,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建9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0处农村幸福院和10处邻里互助点,区社会福利中心入住182名财政供养五保老人,五保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300元和7600元。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和290元,帮助192户居民申请了保障性住房,共救助困难群众家庭2177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各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杰瑞集团荣获全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建成区综治工作指挥中心和全省首家“预防犯罪体验中心”,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区公安分局获得“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规范畅通信访渠道,倾力化解信访积案,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推进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等活动,5个街区通过全国安全社区评审验收,创建数量居全市首位,被评为省级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外事侨务、史志、普法、统计、双拥、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人防等工作都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提素质、转作风、优服务,政府效能有效提升。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作风和职能转变,政府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意见、区委实施细则,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狠刹“四风”,转变作风。扎实开展“挽起裤腿子、走进田野与百姓同劳动”、“放下架子、走进群众家中做朋友”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严格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治理庸懒散等规定,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把健全制度作为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修订完善了《莱山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新建23项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实现了长效化、常态化。

依法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整合区工商、食品药品、质监等部门职能,新组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政府工作部门精简到21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承接上级下放审批事项69项,规范50项,取消35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了30%,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广大群众,也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繁荣发展。2014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1.5万多户,同比增长44%;各类企业达到6440户,增长20%,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各领域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积极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取消各类行政权力791项,合并减少1686项。制定了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积极推行行政复议制度改革,行政复议办结率达到100%。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委员提案81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莱山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和有关单位,向关心支持莱山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城市承载功能离中心城区的区位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工作效率、破解难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民生投入、丰富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突破和解决。

二、2015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大要务,坚持“巩固、完善、提高、转型”的发展基调,以新思维适应新常态,以“四个一流”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依法治区为保障,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加快建设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现代莱山。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亿元,同比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33.76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361.1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5亿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21200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70元,分别增长11%和8.5%;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目标任务。

(一)全面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积极对接烟台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战略部署,提速北部都市化、南部城市化进程,全力打造一流的中心城区。南部生态新城已经成势,要进一步顺势、增势、强势。继续完善总长70多公里的“四纵四横”路网体系,完成经济适用房和辛安河等污水管网改造,尽快开工建设110KV官庄变电站,逐步实现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由北向南延伸。挖掘各大组团的链式带动效应,做好烟台植物园后续配套及周边功能区片开发,吸引更多关联项目落地发展。新兴生态产业园确保杰瑞新型钻机装备产业项目和欧达节能门窗项目上半年投产,早日做出园区新形象。进一步提高各街道驻地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朱雀山、围子山和瀑拉谷等区片开发进度,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烟台城市发展的有力增长极。北部中心城区日新月异,要进一步改造、完善、提升。坚持旧村改造与产业地产开发相结合,妥善解决好旧改遗留问题,确保河东、曹家庄、大庄等7个村的安置房基本达到入住条件。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和天然气置换等工作的年度任务,在三滩生活小区和锦绣家园周边新建改造2处农贸市场。实施轸大路综合改造提升和部分区域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力争金滩南路、滨海国际社区棚改配套路等10多条道路通车。大力推进华润、宝龙、祥隆、利群、新城控股等商业项目,努力实现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同步提升,打造功能完善、服务齐全、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

(二)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提升城市品质与内涵,培育城市个性与魅力。创新市场化城市管理模式,扩大村居保洁的广度和深度,完善覆盖城乡的环卫一体化体系。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和大气环境整治,拆除或改造禁燃区内所有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淘汰区内所有黄标车。继续扩大河道及水源地整治范围,推进瀑拉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打造辛安河湿地公园等沿河生态景观区,完成全区23条河流的治理和绿化工作。加大南部生态新城的环境综合整治,对金斗山路、桂山路、烟海高速连接线等道路进行绿化补植,新增绿化面积4000亩。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示范村、示范片和示范带的作用,抓点、连线、成片,年内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全域覆盖,确保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继续在全市领跑。

(三)全面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坚持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转型同步推进,不断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优化投资结构,全力打造莱山经济发展升级版。一是固本强基,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规模档次。继续实施工业“6113工程”,引导杰瑞、绿叶、东方海洋等重点骨干企业吸引更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聚集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石油装备、核电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和海洋科技6大支柱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由大变强的跨越升级,加快打造航母式企业和产业集群。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上市融资,力争台海、捷瑞数字、中宠食品、欧森纳空调年内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突出抓好现有专业楼宇、特色街和特色园区的建设、招商、运营,发挥好中心城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磁吸效应,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助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发展。二是精挑细选,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利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文化创意、公共服务、健康养老等业态取得新突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入挖掘华东电子、持久钟表等企业潜力,推动莱山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茁壮成长。鼓励企业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应用,提高智能操作水平,争取智慧云谷自主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尽快推向市场。结合胶东文化创意产业园陆续投入使用和胶东影视文化风情园的开工建设,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业态高端、内容丰富的文化产业基地。借助城际铁路开通带来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新优势,不断放大站点经济对莱山发展的拉动效应,科学规划布局沿线产业走廊,尽快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三是优化投资,以重点项目的有效投入提速转调步伐。更加注重投资的高端化、多元化、科学化,以合理有效的资金投入促进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年内实施投资过亿元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100亿元。加快莱山经济开发区配套完善和新兴生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东方威思顿电气、富野机械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渤海制药润中药业、核电装备及材料工程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努力形成龙头产业优势明显、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产业链企业抱团合作的工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转调中的主力军地位,逐步推进迎春大街、港城东大街、山海路、轸大路、观海路等主干道路周边改造和南部特色服务业开发,加快建设华润中心、兴盛创新大厦、正大隆泰大厦等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烟台总部经济基地确保企业服务中心、山东福讯暨烟台民建总部投入使用,烟台咨询大厦、海韵城市广场、戴斯酒店主体完工,力争引进100家以上企业入园发展。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更加注重投速、投量、投向、投效的有机统一,通过投资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迈进,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转型。

(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坚持创新为先,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强化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有利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人才资源和技术进步。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9%。二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学习借鉴自贸区平台经济等发展经验,推进产品线上线下互联、产业跨界互联和跨地域互联,打造一批专业化、融合化的平台型企业。用好烟台成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和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相关政策,借助烟台总部经济基地、莱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发挥捷瑞数字、惠通网络等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经营好“中国工程机械网”、“中国好食品网”、“食海网”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电商平台。顺应制造业服务化新趋势,培育发展物流、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服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等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三是创新人才工作。启动烟台高端人才产业园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技术、项目一体化引进模式,着力打造全市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桥头堡。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制定“莱山英才计划”,面向国内外大力引进创新型、创业型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依托莱山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整合区内各类孵化资源,全面推动创业孵化服务升级,努力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基地+产业化”的创业就业链条,提升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和创业孵化基地品牌影响力。四是创新融资渠道。抢抓烟台打造区域性私募市场和基金管理中心的机遇,抓紧建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金融服务平台,为全区经济发展营造规范、有序、高效的资本市场。抓好金融超市等新载体运营,引进各类传统金融机构及金融培训中心、票据中心、资产管理公司等衍生机构,各类金融机构达到85家以上。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研究利用公私合作(PPP)等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面的运用,解决好制约城市开发的资金难题。

(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跟改革开放大潮,顺势积极作为,不断增强莱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在统筹谋划中深化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创新探索、问题导向与惠及群众、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区委的总体部署,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深度谋划和系统推进,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找准上级政策与莱山实际的结合点,坚持真抓真试,完成“营改增”、预决算公开、公车改革等一批重点改革事项,完善“89000”民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行,最大程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在抢抓机遇中扩大开放。牢固树立大发展必须大开放的理念,积极对接“中韩自贸区”、“东盟自贸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俄合作升级等国际性战略合作机会,进一步拓展与韩日、港台、欧美俄以及京沪广深等重点区域的合作广度,加快美国BP公司收购华鹏机械进程,着力引进一批符合莱山发展定位的优质项目,打造产业转型发展新优势。不断提高使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鼓励绿叶集团设立总部性投资公司,确保华润中心、宝龙城市广场等项目均增资2000万美元以上,完成实际使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15%。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升生产要素保障能力、提升简政放权服务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项目落地发展的营商环境。利用我国与许多国家在投资优惠方面建立的双边及国际公约,支持外向型企业通过注册国际商标、设立营销机构、海外并购和境外投资等方式,进一步“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提高海外市场开发能力和防抗风险能力,全年实现进出口16.6亿美元。

(六)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做好11件为民服务实事,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让全区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一批学校建设工程,完成烟大附中南校区、莱山中心小学新校区主体工程,启动永铭中学二期、南塂小学三期建设。突出抓好校车、安保、饮食、消防等日常管理,积极创建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基本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推进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文登整骨烟台医院两家三甲医院建设,改变莱山没有大型医院的历史,建设高水准的医疗服务队伍。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建设,区社会服务中心年内全面投入使用,力争建立5个区级临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服务站试点工作,健全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待遇水平。依托区社会福利中心、绿叶健康城等载体建设,力争在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医疗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组织经营好胶东文化广场各场馆的展览演出,规范村居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完善基层体育健身设施配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全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全年扶持创业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努力促进普通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3万多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定不移地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靠法治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全面推进法治莱山建设。坚持思想教育、社区管理、依法处置“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全国安全社区整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杜绝较大以上责任事故,维护好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完善运行机制,推进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是深化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决策效果评估等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认真落实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创新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以“钉钉子”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改善。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管理体制,力争将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平均再压缩30%以上。严格落实重点项目推进机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努力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深化医疗、养老、治安等方面基层服务管理,加快建立符合实际、系统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

三是推进廉政建设,强化政府自律。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建设项目招投标等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有效制约权力运行。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三公消费”和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的财力用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发展上。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发展重在实干,奋斗开创未来。承载着全区人民的信任和期待,莱山区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莱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现代莱山而努力奋斗!

报告解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